勇士險勝灰熊挺進季后賽之后,更衣室的焦點不在庫里的37分、巴特勒的38分,而是一個穿著訓練服枯坐冷板凳的年輕人。庫明加在受傷前還能砍下場均20+分,如今連續(xù)兩場被科爾按在替補席上,重要性已然不如小佩頓。
追夢在發(fā)布會上安撫:“我毫不懷疑,庫明加會在我們對火箭的系列賽做出貢獻!”
名記Shams的建議更直接:“想想火箭那群飛天遁地的年輕野獸吧?勇士必須激活庫明加,他能把勇士帶到全新高度!”
老江湖哈斯勒姆還給了忠告:“勇士需要庫明加在對陣火箭時站出來,他會成為球隊助力?!?/p>
帕金斯的話最誅心:“話撂這,若勇士不用庫明加,那么火箭必贏!”
其實這些關鍵戰(zhàn),勇士和庫明加都在擰巴,科爾既要贏球又不敢信任年輕人,庫明加既要證明身價又無法打出教練預期的比賽內容。可現(xiàn)實是,西部的對手可不會陪他們演溫情戲碼,火箭那群能跑能跳的鋒線,正等著用天賦把勇士的冠軍夢撕碎。
勇士的難題,本質上還是“天賦庫存”與“贏球剛需”的錯配,所以你會看到庫明加被DNP而波斯特、桑托斯得以上場打球。
進攻端,勇士的得分火力早不是2022年水準。穆迪的三分準星時有時無,波杰姆斯基的靈性掩蓋不了對抗短板,追夢的弧頂發(fā)牌如今被對手當笑話看。當火箭用狄龍、小賈巴里·史密斯、阿門-湯普森、伊森輪番轟炸禁區(qū)時,勇士需要的不只是傳切體系,更需要一個能頂著人強殺、能靠彈速搶二次進攻的爆破點——這正是庫明加受傷前場均21分的看家本領。
但科爾如今給他的定位卻是“無球工具人”,要求他學維金斯打無球空切,防守端先干好卡位搶籃板球的活兒。否則,你知道的,跑位容易出錯的庫明加還是不被信任。
防守端,勇士的體型劣勢正被西部對手放大?;鸺匿h線群平均年齡不到25歲,人均能跑能跳,而勇士的鋒線要么矮(穆迪、小佩頓)、要么老(追夢、巴特勒)、要么三分不準(巴特勒、庫明加、穆迪)。庫明加的2米03身高、2米11臂展和彈簧腿,本是換防申京、追纏杰倫·格林的最佳人選,但科爾寧愿用腳步遲緩的盧尼去被軍訓。更諷刺的是,勇士當年選庫明加時看中的就是“能防五個位置”的潛力,如今卻寧可讓他在板凳席當觀眾。
當然,我們也理解主帥,打快船、灰熊這兩場比賽輸不起。科爾吃過懷斯曼的虧,對球商一般的年輕人天然不信任;庫明加在合同年急于打出數(shù)據(jù),被要求當藍領難免心態(tài)失衡。但勇士若真想爭冠,指望37歲的庫里/35歲的巴特勒每場carry40分鐘不現(xiàn)實,必須釋放庫明加的持球潛能分擔壓力;勇士的傳切體系早被對手摸透,面對火箭的無限換防,需要庫明加這種“不講理打法”破局。
庫明加不是懷斯曼2.0,火箭也不是2022年的獨行俠。與其讓庫明加強行模仿維金斯、小佩頓,不如設計“庫明加專屬戰(zhàn)術”,最大化其個人戰(zhàn)力,而不是強行讓他融入傳切體系——防守端用他的運動能力鎖杰倫·格林,進攻端給他清空一側單挑狄龍等人,甚至和庫里打“假擋拆真順下”。
也就是說,給庫明加一定的特權,在替補階段不必去融入傳切戰(zhàn)術中;而是在打出優(yōu)質防守之后,運用其出色的運動能力去打快攻,避免陷入陣地戰(zhàn)。當然,非要打陣地戰(zhàn)就給他一定的戰(zhàn)術支持,持球沖擊造犯規(guī)或者打錯位強吃對手,將攻防回合盡量的簡化,這是當下能將庫明加的價值發(fā)揮到最大的更優(yōu)解。
物盡其用,人盡其才,這或許是主帥盡顯自己智慧的地方;而非將球員強行融入到自己的戰(zhàn)術體系中,讓年輕人自我懷疑因而失去自我。
相比于一犯錯就按在板凳上,鼓勵、解開心結或許更能讓球隊的戰(zhàn)力變得更強。在這一點上,熱火的主帥斯波、快船的主帥泰倫-盧做得真好。